摄影 朱倩渝 郑蓉蓉 文字 范磊 郑蓉蓉 陶颖琪

耕耘方寸之地 成就桃李满园

当记者在辅导员办公室见到朱倩渝老师时,正值气温骤降、秋风乍起。但在短短的采访中,朱老师温柔的话语为初秋增添了一抹和煦与温暖。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朱老师与辅导员的缘分源于她的大学生涯。朱老师在大学时曾担任学生会主席等职务,一直从事相关的学生工作,时间愈长,热爱愈浓。“我很喜欢和学生打交道,感觉在一个青春的群体里,能让自己的想法保持年轻。”朱老师笑着说。加之当时的辅导员给予的关怀和帮助,对她影响颇深,更坚定了她想成为一名辅导员的信念。朱老师认为从事辅导员工作,能够通过沟通教育指导,让学生慢慢成长,让他走上符合发展方向、自己也愿意去走的道路,这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动力。从事辅导员工作的6年间,她迎接过许多稚嫩的大一新生,也目送过上百名毕业生离开。她说,辅导员是一份需要默默付出的职业。每当毕业季,看着学生们从青涩懵懂变得成熟稳重,她感慨良多,学生的反馈亦让她非常有价值感。

工作科研,相互促进
谈到如何将思政教育贯穿与日常工作之中时,朱老师有着自己的思考与见解。她说,“我们就是思想教育的工作者”。抱着这样对工作本质的深切认识,朱老师在开展每一项活动之前,总会思考如何将主流的价值观与思想融入活动内容,如何通过活动焕发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此,朱老师在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党团建设等各方面均会以思想引领为先,力求每个活动、每项工作都能发挥教育的职能。

除了是一名母亲和辅导员,朱老师还有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身份——在读博士生。当谈到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仍选择进修的原因时,她说是忠于“以工作促研究,以研究促工作”的理念。有时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而又难以解决时,如果能够带着这种理念,深入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解决工作当中的问题,使得工作与研究相互促进。既要开展工作,又要照顾家庭、兼顾学业,难免分身乏术。朱老师笑言,最大的体会是“抓重点、早谋划、提效率”,同时保持饱满的热情和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有条不紊地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这是她从事辅导员工作以来始终不变的初心。“我对待工作都是比较认真的,”她笑着说,“有一种热情。”但其实,这也是朱老师对学生的关切与负责,“因为这些事情都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如果做不好,对学生的利益也是一种损害。

  

以生为本,以心贴心

在2017-2018学年优秀辅导员评选会上,朱老师在“识别学生信息”环节,仅仅通过三位学生的照片就能轻松回答出学生详细的个人信息,取得满分。这与朱老师平时倾注在学生身上的心血离不开关系。

“以生为本”是朱老师一直所坚持的教育理念。在半个小时的采访中,“学生的需求”被朱老师提及不下数十次,足见她对学生们的厚爱和重视,无论工作中还是生活里,她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有时是一句句询问,有时是一份份清晰的调研问卷。

为了了解学生最真实的需求,朱老师设定了每周固定的“职业困惑”辅导时间,与学生一对一谈心、面对面解惑。除此之外,朱老师还为毕业生配备学生“就业导师”,构建“就业导师库”。在带毕业生的时候,朱老师往往会进行就业意向调查,以了解学生的需求。朱老师认为,求职是信息制胜的。如果学生可以得到在职师兄师姐的指导,就能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因此,朱老师会根据学生的意向需求把所带的学生和往届校友的信息进行整合,力求匹配每一位学生的需求。

 创新载体,以情育人

创新思政公寓载体这一想法,也源于学生的需求。朱老师坚持每周走访学生宿舍,开展就业意向调查、就业辅导和解决就业困惑等活动。她认为,思政进公寓要有一个好的切入点,要和学生实际需求相切合,他们才愿意主动沟通,这样的话效率也会更高。

“我的学生都挺支持我的工作的。”朱老师特别提到,其实很多大四学生已经因为实习而搬离宿舍了,但是却专门在她每周走访宿舍的那段时间回到宿舍,只为了和她见上一面。“有一次进公寓,刚好遇到一个学生考研压力比较大,我们就在宿舍聊了三个小时,其他宿舍的学生经过的时候也会看到我站在那。聊完之后我才看到微信上有很多同学关心自己,说‘老师你怎么聊了这么久’、‘老师你该去吃饭了’,感觉挺暖心的。”朱老师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

大学生们在不同阶段会面临不同的困惑,朱老师给了一些建议。

对于大多数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一直是他们的困惑,朱老师建议,学生首先要主动,遇到困惑懂得将自己的困惑进行归类,然后积极咨询师兄师姐和老师,同时,在大一开始做简历,并用自己的行动去充实简历。对于被动的学生,需要通过辅导员、专业课导师、朋辈导师的这三条线,共同营造一个让大学新生更好适应大学生活的环境,提供专业学识、生活、社团等各方面的指导。

而对于即将面临考研、实习、出国或就业等人生抉择的高年级学生,当他们陷入迷茫和犹豫时,朱老师认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她建议,学生要考虑清楚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如果一定要从事某一个方向的话,那就努力去积累这方面的经验。但在犹豫的时候,她建议大胆地去实习,去尝试,同时也可以咨询已经走上理想职业方向的师兄师姐,看看他们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因为选择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一种生活状态。如果你喜欢这份工作,你就会做得很开心,生活也会很充实。

采访当天,朱老师身体不大舒服,嗓音也因为长时间交谈而变得沙哑。但采访结束,她又匆匆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正如朱老师所说,辅导员是在学生背后默默付出的人。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未来,朱老师还将继续用青春的担当和对事业的坚守,引领学生放飞梦想、绽放精彩。


个人简历

  • 朱倩渝,女,讲师,三级心理咨询师,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专职辅导员。

  • 参加辅导员工作的6年间,先后担任学院2012级、 2013级、2014级本科毕业班辅导员,2个年级专硕、3个年级学硕的研究生辅导员,同时负责学生党建、团学、济困助学、心理援助、就业创业、校友等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