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文字

7月11日上午,由我校心理健康与咨询中心主办,中国语言文化学院与亚非语言文化学院及身心成长工作室承办的“自然疗愈·韧性续航”心理主题活动在北校区心勤啡扬五育场地成功举办。活动特邀发展心理学博士杨鹏洁担任主讲嘉宾,通过理论分享与沉浸式互动,带领师生开启一场探索心理韧性与自然疗愈的自我认识体验。

此次活动以新颖的户外形式呈现,将讲座、互动与自然体验融为一体,贴合“自然疗愈”的主题的同时为参与者营造轻松开放的疗愈空间。

活动伊始,杨鹏洁博士以个人经历为切入点,讲述了自己从大学专业选择到投身心理学研究的历程。随后,杨博士带领在场师生进行正念体验,通过听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感知身体状态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并邀请师生进行体验分享。

分享过后,杨博士请参与师生在双脚连接地面的基础上,进行三次由头至脚的深呼吸,并写下三个自己引以为傲的特征,随机组队以肢体语言进行描述,在师生的分享中不乏“友善”、“沉稳”等关键词,加深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也有助于强化积极自我认识。

13D44

下一环节,在场师生在杨博士的带领下闭眼感受“岩、水、雷、风、火”五种自然元素的情景描绘,写下了自己对各个元素的内心体悟,并带着“与自己相似,能帮助自己渡过难关”的标准进行选择,寻找与自身心理韧性契合的自然力量。参与同学表示,水的多种形态表明了水在不同环境下有强大的适应能力,这样的特征与对自己的自我认识相匹配。

活动最后,杨博士以“抱树”为例,引导师生观察树木的颜色变化、抚摸树皮纹理、倾听树干内部声音,鼓励大家走近自然,在近距离接触中体会生命力的传递与心理韧性的增强。

此次“自然疗愈·韧性续航”活动在使参与者切实体验心理疗愈的同时也帮助参与者了解正念调节、自我认识等实用心理技能,有效缓解压力提升心理韧性,通过互动交流建立情感联结,更以创新的形式打破了传统心理健康活动的框架,让心理韧性培养变得真实可感。

1EE0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