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文字

5月26日,由校友事务与合作发展处、教务部、学生工作部联合主办,英文学院承办的“外交官讲思政”第一讲成功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到资深外交官、优秀校友苟皓东做“从国际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现场


副校长刘海春在致辞中指出,“外交官讲思政”系列主题活动,是学校构建“大思政”格局,推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之一。刘海春介绍,第一讲主讲人苟皓东校友是杰出的外交官,参与了大量双边和多边外交、公共外交事务,多次受邀在知名高校作思政和国际时事专题报告,对世界格局、人生领悟、专业知识和思想育人都有独到见解,相信这是一个绝对精彩的课堂。

苟皓东分享了他近四十年外交生涯的工作见闻、精彩故事和思考观察的感悟。他从国际视角出发,跳出中国来看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苟皓东勉励同学们不仅要学好外语,更要深入学好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发展说服别人的软实力,“中国人既要文化自信,又要不自负不自大,我们要做好世界的学生,才能行稳致远,这是我用半生的经历得来的感受”。

近年来,广外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也硕果累累,众多校友在维护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方面作出贡献,起到了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为了充分用好校友资源,学校精心策划了“外交官讲思政”系列讲座,旨在广泛邀请长期奋战在大国外交战线一线的优秀外交官校友,与母校学生面对面分享他们多年驻外亲身经历,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真正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5月26日,资深外交官苟皓东和海丝研究院及印尼研究中心、非洲研究院研究人员和东语学院印尼语学生展开座谈,座谈围绕“国际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加强印尼国别研究”等主题展开。


合影


苟皓东介绍了他在非洲国家和印尼的使领经历,并针对中国深化对外开放、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别研究的重要意义、现实挑战、可行路径和人才培养等问题,结合印尼国情、中印尼合作和中非合作案例进行了生动阐释,他指出中国和印尼在基础设施、新能源合作和人文交流等方面存在较大合作空间,并强调华人华侨在中国和印尼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海丝研究院副院长钟祖昌、印尼研究中心主任左志刚、非洲研究院院长刘继森参加座谈会。钟祖昌详细介绍研究院发展历程、研究方向及重要成果,左志刚介绍了广外印尼蓝皮书研究情况及目前研究重点。与会人员围绕国别研究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分享到: